球化退火爐加熱滯后時間的研究
球化退火爐以輻射加熱為主,特點是爐膛升溫速度比工件升溫速度快得多。一方面由于爐內氣體極為稀薄,加熱元件對
工件的傳熱方式以輻射傳熱為主,對流傳熱作用極其微弱,另一方面,由于爐膛的隔熱材料大多采用石墨氈和陶瓷纖維
,這類材料的熱容量小,保溫性能好,因此,爐膛的熱慣性小,升溫速度快。所以,工件的升溫速度很慢。故存在加熱
滯后時間的問題。真空熱處理加熱保溫時間實際上是由以下兩部分組成的,一是工件透燒時間(即溫度均勻化時間,也
就是我們所討論的加熱滯后時間;二是組織轉變的時間。任何方式的熱處理加熱保溫時間實際上均是由這兩部分構成的
,只不過由于真空熱處理的加熱方式很特殊,所以使第一部分(即加熱滯后時間)成為比較突出的問題。
2 影響加熱滯后時間的主要因素
影響工件在真空爐中加熱滯后時間的因素有工件的材料、尺寸、形狀和表面光亮度,以及加熱溫度與加熱方式、裝爐量
與裝爐方式等。本試驗是在WZC-30G真空爐上進行的。
2.1 尺寸的影響
40CrMnSiMoVA鋼不同尺寸試樣的單件加熱曲線(加熱溫度為920℃)表明:直徑越大,加熱滯后時間就越長。因此真空熱
處理時,不同尺寸或形狀的工件不宜混裝在一起進行加熱。需要混裝時,應以有效厚度大的工件到溫為準,確定加熱時
間。根據真空加熱的特點,導熱性差的不銹鋼、高溫合金等材料和含碳量高于0.4%的結構鋼、工模具鋼等,截面厚度變
化大或者有尖角及形狀復雜的工件,硬度>35HRC的工件,為減少變形與開裂的危險,都應采取預熱方式進行加熱。加熱
溫度低的,可采取650-700℃預熱一次;加熱溫度高的可采取650-700℃和850-900℃二次預熱。預熱時間應保證工件有效
截面達到加熱溫度,一般取保溫時間的0.5-1倍,或者通過實測來決定。
40CrMnSiMoVA 高強度鋼在加熱溫度為920℃,試樣尺寸為φ35mmX105mm,分裝兩層,且上、下兩層的4號試樣的上部與
外表面分別固定一支跟蹤熱電偶。每層7件,共重10kg的試驗條件下,采用不同加熱方式獲得的加熱曲線無論預熱或不預
熱,試樣的升溫速率均滯后于爐膛的升溫速率;中心試樣的升溫速率滯后于外部試樣的升溫速率。采取預熱方式,可減
少工件截面上的溫差以及工件與爐膛之間的溫差,在其后的升溫過程中,使工件的溫度很快接近爐溫,有利于減少熱應
力和變形。根據真空加熱的特點,導熱性差的不銹鋼、高溫合金等材料和含碳量高于0.4%的結構鋼、工模具鋼等,截面
厚度變化大或者有尖角及形狀復雜的工件,硬度>35HRC的工件,為減少變形與開裂的危險,都應采取預熱方式進行加熱
。加熱溫度低的,可采取650-700℃預熱一次;加熱溫度高的可采取650-700℃和850-900℃二次預熱。預熱時間應保證工
件有效截面達到加熱溫度,一般取保溫時間的0.5-1倍,或者通過實測來決定。
2.3 加熱溫度的影響
40CrMnSiMoVA 高強度鋼在加熱溫度分別為920℃、900℃、870℃,試樣尺寸為φ50mmX150mm,僅裝1件試樣,且跟蹤熱電
偶插在試樣心部的試驗條件下。由于加熱元件的輻射能量與其 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,因此,溫度越高,輻射效率越高,
工件的加熱滯后時間也就越短,工件的升溫速度也就越快。